汽車底盤系統損壞應急修理的幾點技巧

汽車底盤的保養

在遠離修車點時,汽車壞了,那真是讓人頭疼。有備則無患,有了汽車後在平常就應注意汽車的保養。

說到汽車的養護,底盤護理最容易被司機朋友忽視,但在冬季或濕滑天氣底盤維護的好壞重要性就很明顯了。在冬季要對底盤進行養護就要徹底做底盤清洗及防銹處理。首先要對底盤進行徹底的清潔,如果底盤上的泥汙過多,還要用去油污的清潔劑洗一遍,使底盤露出原有的“本色”,這樣防銹護理才可以開始進行。在專業的美容店裏,可將汽車升到舉升架上進行底盤清洗、擦拭,再進行防銹護理。在這中間要注意的是,在清洗後一定要等到底盤上的水分幹透後,才能進行防銹護理。在進行護理時,一定要保持均勻的噴敷塗層,形成一層保留持久的均勻防銹塗層。全部完工後再進行5-10分鐘的自然風乾,底盤防銹處理才算完成。

做完專業的底盤護理後,也並不代表萬無一失了,其中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時常人們為了愛車會對車子自行進行沖洗,其中時常會加入一些清潔劑,這時請注意不要用鹼性清洗劑?洗衣粉等?沖洗車身和底盤,否則會影響防銹效果並縮短防銹時間。

建議您去專業美容店做底牌護理,其品質的好壞有一個簡單方法可以試出:做完防銹護理的底盤在高壓噴水沖洗後幾乎不掛水珠,這樣的效果才代表是貨真價實的護理,才可起到很好的防銹保護效果。

汽車底盤機件損壞急救有方

當汽車在野外或遠離修車地點而遇到底盤機件損壞時,針對不同故障情況,可以利用以下急救方法將車開到修車條件的地方。

制動分泵漏制動液或分泵管路折斷,可在分泵管路接頭處用鐵皮、銅皮做個小墊子,將管路堵死,再旋緊螺釘,或者將斷口夾扁、捲曲堵漏,使該輪不起制動用作。但這樣做可能會造成單邊制動,駕駛時要注意安全。

制動總泵缺制動液,可用酒精或白酒代替,特殊情況下可用清水代替。制動皮碗發漲,將發漲的皮碗放在熱水中浸泡10分鐘-20分鐘,將皮碗上的含油成分去掉,這樣就可以使皮碗恢復原來的尺寸。

離合器摩擦片燒蝕打滑,對燒蝕不太嚴重的摩擦片,可翻面使用。如燒蝕嚴重,可用棉布或帆布數層(其厚度應與原摩擦片一致),用鋼絲或鐵絲穿過鋼片上的孔,使其固定。駕駛車輛時應做到起步平穩,換擋動作迅速。

橫拉杆球節斷損,在保險杠或其他不影響行駛的地方,卸下一隻與球節總長度相似的螺釘,取代斷損的球節,裝上轉向節臂與螺母後,將螺釘露出部分用錘子鉚好。三軸汽車差速器齒輪損壞,如中、後橋差速器損壞任何一隻,都可將該橋傳動軸和半軸拆下,繼續行駛。若前差速器損壞,可將輪轂接合盤拆下後繼續行駛。

 

引用:http://www.tcac.org.tw/news/143.asp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主養車DIY 常見六種錯誤養車法

有車族對愛車總是愛護有加,但不少車友用的卻是錯誤的保養辦法,結果自然適得其反。對照一下,趕快糾正吧。

1、機油加得過多

當機油不足時,軸承與軸頸等會發生潤滑不良,加劇磨損甚至引發燒瓦軸事故。

但機油太多,發動機同樣也要出故障,即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杆大端會產生劇烈攪動,將增加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還會使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產生燒排機油故障。因此,機油應控制在機油尺的上、下刻線之間為好。

2、盲目喜歡進口輪胎

有些車友特別喜歡“進口”輪胎,但適合歐洲路況的輪胎在國內往往難有上佳表現,特別是胎側的耐衝擊力方面特別“嬌氣”,容易引發胎側起包等。事實上,許多國外品牌的輪胎在國內合資生產後,都根據國內道路狀況在輪胎側面增加了一層簾子布從而增加了胎側的抗衝擊力。

3、車內設備隨意增加

愛車對車主來說就像一個移動的家,追求車內乘用舒適和豪華無可厚非,但不少車主喜歡在車內加裝各種設備,這種改裝,如果處理不妥當,會影響汽車性能及操縱,易留下後遺症或影響行車安全。

4、太陽下洗車傷車漆

太陽下洗車洗後車身很快就會曬乾,但同時也易被損傷車漆,因為太陽下,水所形成的凸透鏡效果會使車漆的最上層產生局部高溫現象,時間久了,車漆便會失去光澤。洗車打蠟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條件下進行,或選在陰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時分。

5、水箱“開鍋”忙加水

水箱“開鍋”,不少司機擔心發動機溫度再升高,立即熄火加水。這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是:立即停車,待冷卻水溫度降低後,再將發動機熄火。此時如冷卻水不足應緩緩添加。

6、長期不用車或短途用車

用車成本上漲後,不少有車族開始少開車了,有的只在放假時開開車。這樣,發動機與變速箱等傳動機件表面會因常處於與空氣直接接觸的狀態而生銹。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幾天讓車跑上三四十分鐘。另外,長期短途用車也易傷車,應適時跑跑長途。

 

 

引用:http://www.tcac.org.tw/news/119.asp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汽車保養的九種錯誤觀念需要注意

人們在汽車使用與維修中存在著一些誤念,這些誤念是在汽車製造水準低,修理手段落後,檢測手段缺乏的年代裏長期形成的。這些誤念有時看似正確,其實不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會使車輛受到損失、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而更大的可能是由此埋下了事故的隱患,或造成車輛性能下降、磨損加快,壽命縮短等。因此,提醒大家注意。

一、盲目拆掉發動機節溫器

如果因發動機溫度高而盲目拆除節溫器,冷卻液只能進行大循環,不能調節冷卻強度,難以保證發動機在較適宜的溫度下工作,反而使發動機經常處於低溫狀態下工作,造成發動機功率下降,磨損加快,油耗增加。如果發動機節溫器發生故障檢修或更換之後,發動機溫度還高,就應檢修冷卻系統的其他部位,不能拆除節溫器。

二、發動機溫度怕高不怕低

有些人認為行車時發動機溫度怕高不怕低。其實,發動機溫度低時危害性也很大。應根據汽車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正常溫度行車,才能保證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三、水泵風扇皮帶越緊越好

皮帶越緊並非越好。皮帶過緊不僅會使其拉長或斷裂,縮短皮帶的使用壽命,而且還會因拉力過大,導致發電機軸、水泵軸變形彎曲和軸承的早期損壞。汽車發動機風扇皮帶的鬆緊度應符合技術要求,一般正常皮帶裝配時撓曲度為10-15mm為宜。

四、發動機用怠速升溫

用怠速升溫時,由於轉速較低,機油泵不能較快地將潤滑油壓入各潤滑表面,油壓也低,使發動機各運動機件在幹摩擦或半幹摩擦狀態下工作;燃油因低溫霧化不良,使未燃燒的燃油(混合氣)竄入曲軸箱,沖刷掉缸壁上的油膜,也會加速機件的磨損。所以,發動機起動數鈔後,應用快怠速升溫(在現代轎車上專設有快怠速裝置,機溫升高後,會自動調節到怠速狀態),改善發動機的潤滑條件。

五、用噴燈烘烤油底

冬季用噴燈烘烤油底,不但會使機油中的添加劑發生化學變化,失去原有的性能,而且還會使機油膠結、油底變形,容易引起火災。最好的做法是根據當地冬季的最低氣溫選用相適應的機油。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把車輛停放在有保溫設施的車庫內。

六、輪胎氣壓甯高勿低

有些人喜歡把輪胎氣壓充得較高,認為這樣既可超載又可節油。這是不正確的。輪胎氣壓過高,會使輪胎接地面減小,磨損加重,而且還容易爆胎。輪胎氣壓過高,使輪胎的附著係數減小,降低刹車時的制動效果,增大測滑量(尤其是在雨雪路面上),對行車安全造成較大的危害。輪胎氣壓過低也不好,會造成磨胎肩、折胎、油耗增加等。應按輪胎上標明的標準氣壓充氣,充氣量一般在標準氣壓的±5%較為適宜。

七、發動機加機油寧多勿少

發動機在加機油時不可多加,也不能少加。機油加多了會增加曲軸連杆機構的轉動阻力,又會使飛濺到氣缸壁上的機油增多,造成燃燒室積碳增加,降低發動機功率,增加磨損,影響排放。應按照機油檢測尺的刻線加油,以最多不得超過上刻線,最少不得低於下刻線為宜。

八、裝用自動變速箱和三元催化置換器的汽車用推拖法起動

裝用自動變速箱和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汽車因故障或蓄電池缺電不能起動時,採用人推或用其他車輛拖動的方法起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採用上述方法是不能把動力傳遞到發動機上的,不僅起動不了發動機,反而會損壞三元催化轉換器。解決的方法是排除故障,更換蓄電池或充電後再起動。

九、緊固螺栓寧緊勿松

汽車各部位的螺栓,根據直徑、螺距及用途,其扭矩大小均有相應規定,達不到規定扭矩螺栓會松脫,固然不好,但盲目增大扭矩會造成被緊固的零部件變形,並會使螺杆伸長,螺紋變形甚至斷裂。

 

引用:http://www.tcac.org.tw/news/118.asp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刹車養護在汽車保養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時候,明明手刹已經拉上了,但由於系統失效或者使用不當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這也是造成事故的重大隱患,因此車主應該定期對手刹進行維護檢查。

首先,確定手刹手柄的工作位置。一般來說,當手柄拉到整個行程的四分之三時,手刹系統就應該處於正常的刹車位置。應該先找出這個工作點,這個工作點可以通過數棘輪的響聲來確定,一般5~7格之間是正常的位置。

然後檢查手刹機構的效能,也就是看看手刹能否有效工作。把汽車開到坡度較大、路面狀況良好的斜坡上,踩住制動踏板,掛空擋,將手刹手柄拉到剛才確定的工作點位置。慢慢鬆開制動踏板,如果汽車沒有發生滑動,就說明手刹的效能良好。

檢查手刹的靈敏度,這一點對坡起非常重要。在平緩的路面上慢速行駛,緩緩地提拉手刹手柄,感覺一下手柄的靈敏度和接合點。如果發現手刹的制動效能或靈敏度不夠理想,可以通過調節手刹的拉線來解決。

 

引用:http://www.tcac.org.tw/news/117.asp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汽車養護之汽車保養全知道

汽車保養是指保持和恢復汽車的技術性能,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可靠性。它包含著很多學問,及時正確的保養會使汽車的使用壽命延長,安全性能提高,既省錢又免去,許多修車的煩惱。但是,時下“以修代保”的觀念在司機隊伍中仍舊存在,因缺保或保養不當引起的交通事故屢有發生。所以說,及時正確的保養汽車是延長汽車使用壽命、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一環。

我們平時所說的汽車保養,主要是從保持汽車良好的技術狀態,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方面進行的工作。其實它的內容更廣,包括汽車美容護理等知識,概括起來講,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車體保養。車體保養又習慣稱汽車美容。主要目的是清除車體外和車體內的各種氧化和腐蝕,然後加以保護,儘量突出車的“美”。它主要包括:車漆保養,坐墊地毯保養,保險杠、車裙保養,儀錶台保養,電鍍加工保養,皮革塑膠保養,輪胎、輪轂保修,擋風玻璃保養,底盤保養,發動機外表保養等。

二、車內保養。車體保養是為了使車永葆青春,車內保養的目的則是讓汽車行駛幾十萬公里無大修,保證汽車處在最佳的技術狀態。它主要包括:潤滑系、燃油系、冷卻系、制動系、化油器(噴油嘴)的保養等。

三、車體翻新。如深劃痕的診斷、治理,多材料保險杠修復,輪轂(蓋)的硬傷修復,皮革、化纖的材料翻新,發動機的顏色翻新等。汽車保養分為定期保養和非定期保養兩大類,定期保養有: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非定期保養有:磨合期保養和季節性保養。汽車保養的主要工作不外乎清潔、檢查、緊定、調整和潤滑等內容。但隨著科學技術和汽車工業的發展,以電腦為主的各種先進技術在汽車上廣泛應用,使未來汽車逐漸走向智慧化,因而汽車保養的內容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汽車保養是一項技術性比較高的複雜工作,單靠司機本人難以完成,需要到汽維修企業去進行。而現在在我國還有一部分汽車維修企業死抱著傳統的保養觀念不放,保養設備和工具陳舊落後,保養方法手段還是老一套,根本不適應現代發展的需要。此外,還有個別維修企業的服務品質堪憂,為牟取暴利“黑箱作業”,保養中以舊充新、以劣充好,保養費、換件費漫天要價。所以提醒司機們保養汽車時一定要選擇技術力量雄厚、服務品質可靠、信譽好的維修企業,而不要嫌麻煩、圖省錢而不保養汽車,以免因小失大。

汽車保養注意事項

提到汽車為什麼要保養,我們得先從汽車保養和修理的區別和關係說起。

一、保養和修理的區別

(1)作業技術措施不同。保養以計畫預防為主,通常採取強制實施的作業。而修理是按計劃視需要進行的作業。

(2)作業時間不同。保養通常是在車輛發生故障之前進行作業。而修理通常是車輛發生故障之後進行作業。

(3)作業目的不同。保養通常是降低零件磨損速度,預防故障發生,延長汽車使用壽命;而修理通常維修出現故障或失去工作能力的機件、總成,恢復汽車良好的技術狀況、工作能力,延長使用壽命。

二、保養與修理的關係

汽車保養和汽車修理是密切相關的。

修理中有保養,保養中有修理。在車輛保養過程中可能發現某一部位或機件將要發生故障或損壞的前兆,因而可利用保養時機,對其進行修理。而在修理的過程中,對一些沒有損壞的機件也要進行保養,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因此,汽車保養和汽車修理的關係是辯證的。在日常活動中,一定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堅持以保養為重點,克服“重修輕保”“以修代保”的不良傾向。“三分修七分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元征A汽車養護中心針對目前汽車養護行業中的情況,科學的將汽車保養系統分為六大部分,並可對下列的六大系統進行特別養護。

一、潤滑系統的深化保養

潤滑系統主要作用就是對汽車發動機的各個部件進行有效的潤滑,以防過度磨損。在常規情況下,汽車每行駛5000km-10000km時就需清洗保養一次,在遇到發動機噪音過大,加速無力,水溫過高時也需清洗保養一次。清洗髮動機內部的油泥和其他積物,避免機油高溫下的氧化稠化,減少發動機部件的磨損,延長發動機壽命,提高發動機動力。

二、燃油系統的清洗保養(即清洗噴嘴、氣門積碳)

常規情況下,汽車每行駛10000km-15000km時需清洗保養1次,或當你發覺引擎喘抖,遲滯和加速不良,冒黑煙,無力、費油時清洗保養1次。清除系統內部的膠質和積碳,防止有害的腐蝕發生,避免並制止密封件和水箱的滲漏,徹底更換舊的冷卻液。

三、冷卻系統的清洗保養

一般情況下,汽車在冬夏換季時應清洗保養一次,正常行駛中每6個月至8個月清洗保養一次,或者遇水溫過高、漏水、開鍋時清洗保養一次。清除導致發動機過熱的痕跡和水垢,防止有害的腐蝕發生,避免並制止密封件和水箱的滲漏,徹底更換舊的冷卻液。

四、變速箱的清洗保養(自動變速波箱)

常規情況下,汽車每行駛20000km-25000km時清洗保養一次,或遇變速箱打滑、水溫偏高、換擋遲緩、系統滲漏時清洗保養一次。清除有害的油泥和漆膜沉積物,恢復密封墊和O型圈的彈性,使變速箱換檔平順,提高動力輸出,徹底更換舊的自動變速箱油。

五、動力轉向系統的清洗保養

汽車每行駛40000km-45000km清洗需保養一次,或遇轉向困難系統滲漏,更換動力轉向機配件後,也須清洗保養一次。清除系統中有害的油泥、漆膜,清除低溫時的轉向困難,制止並預防動力轉向液的滲漏,清除轉向噪音,徹底更換舊的制動轉向液。

六、制動系統的清洗保養

汽車每行駛50000km清洗保養一次,或遇ABS反應過早,過慢時清洗保養一次。清除系統中有害的油泥漆膜,清除超高溫或超低溫時工作失靈的危險,有效防止制動液變質過期,徹底更換舊的制動液。

引用:http://www.tcac.org.tw/news/116.asp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深車主講養車經驗之道

購車後,車輛的保養維護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在保修期內,要按使用說明書進行保養和維修,否則廠家就不再免賠或修理。二是出了保修期後的維護保養,這是每一個車主所要面臨的,怎樣做?如何做好?各位車主都有各自的高招和辦法,在這裏只把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作一彙報,以求共勉。我是於2002年10月有的自家車,我體會到車是有靈性的,你對車好車是不會虧待你的,它就會少出故障、少拋錨,你不注意保養、檢查,它就會常出毛病,我的做法是:

1、建立車輛使用檔案並隨車攜帶。檔案上有:行駛公里數、維修保養(論壇)內容、維修保養時間、備註等,每次維修保養後都把當時行駛的公里數、維修保養的情況(包括三濾的更換、配件的更換、修理部位故障情況及修理後的狀態、維修時間、下步注意事項等)如實記錄在案。油耗情況、行駛路況、自己的感受也記上檔案。檔案還要認真記下每次輪胎換位的公里數,機油、防凍液、刹車液更換的公里數和時間,以便下次更換時查用。總之有關車輛使用的情況全部要記清、記准。

2、保證車輛的油、液、濾的乾淨和使用要求。機油每5000公里之前必換,汽油每次油箱剩餘三分之一時要加滿,齒輪油每5萬公里必換,刹車油每2萬公里必換,防凍液3萬公里必換,空氣濾清器、汽油濾清器都要按時更換。油、水、液乾淨和不滴漏保持使用標準,是車輛安全使用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保證。

3、零配件的使用有選擇。車輛維修和更換零配件我有一個原則就是:關鍵、重要的零配件要使用正品在正規的地方購買,週邊件、次要的零配件可使用付品或配套廠的產品。如:刹車片、缸線、火花塞等要用正品,並開具收據以備有問題後查找;像水箱、大燈、保險杠、裝飾條等都用的是付廠的件,效果一樣。這樣既節約了開支又保證了車輛的安全使用。

4、節約為本愛車為上。家庭用車節約、愛車是我們使用車輛應該遵循原則,在這方面我是這樣做的:一是沒有急事或不趕路,能走國道不走高速,儘量節約過橋費和高速費。二是平時洗車、打蠟全部由自己做,這樣既節約了開支又鍛煉了身體,而且活做的比洗車店要精細得多;三是勤檢查維護,每週都要對機油、防凍液、刹車油、電瓶等部位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車輪每一萬公里自己動手換位。四是駕駛中緩加油,按轉速車速使用合適的擋位,操作柔和不強硬,這樣既節約油料又對車輛好。

5、修車儘量固定一個修車廠。這樣做可以與修車廠的老闆和修理工熟悉,價錢就相對合理,一些小毛病處理或更換三濾也不要錢。但一定要選好物件。有時車出現一些疑難雜症,可在正規大廠檢查,而後到和自己有關係的廠子修理。如:我的車子曾一度故障燈亮,一直找不到原因排除不了,後來找了個正規的汽修廠用電腦一檢測,是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壞了,自己在汽配城買了一個在與自己有關係的修車廠裝上一切都好了,也沒有花修理費。

 

引用:http://www.tcac.org.tw/news/115.asp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磨損愛車的四大惡習

車跟人一樣,需要關心和愛護,有的司機就不懂得“關心”自己的座駕,在平常的駕駛中,隨著性子折騰起車子,我在這裏就要陳列幾項磨損車的“罪狀”。

●長時間處於半離合狀態

一些駕駛員在開車中習慣于左腳一直踩在離合上,以為這樣可以更好地保持對車輛的控制,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對離合片損害極大。尤其是當車輛跑高速時,長時間的

半離合狀態會讓離合片迅速磨損。

●方向盤轉動角度過大

因為常常使用,助力泵也是車輛上易損的部件。駕駛員在打方向時,當打到頭時回一點,不要讓助力泵長期處於一種繃緊的狀態,將有利於延長助力泵的壽命。

●沒完全分離就換擋

平時開車時我們總可以看到,一些心急的車主在離合沒踩到底時就忙著掛擋,這樣不但擋位難以準確掛入,而且長期這樣操作,對手動擋車型的變速箱是一種致命的損傷。自動擋車型雖然不存在踩離合換擋的問題,但不少駕駛員在車輛沒有完全停下來時,就匆忙掛上P擋,變速箱同樣難以承受這種車況與操作不符的情況。

●令噴水嘴強行工作

當冬天氣溫低噴水嘴被凍上時,車主就不要強行噴射玻璃水。這樣只會把水泵憋壞,車主可以等待車發動以後,車輛溫度上來,被凍的噴水嘴冰化以後再噴水。雨刷同樣也是如此,凍上的雨刷起不到應有的清潔效果,還會損壞雨刷自身。

 

引用:http://www.tcac.org.tw/news/105.asp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種錯誤的汽車保養方法

現在私家車主越來越多,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愛車開得長久,減少維修的費用。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學會科學地養護愛車。但是,在汽車保養中常常出現一些問題。汽車養護專家介紹說,有的人本來以為是在保養汽車,但實際上卻弄巧成拙損壞了愛車。看了以下12種錯誤養護法,你也來對號入座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太陽下洗車─傷車漆

很多私家車主喜歡在太陽下洗車,認為這樣洗後很快就能將車身上的水曬乾.實則錯矣,在太陽下洗車,水所形成的凸透鏡效果會使車漆的最上層產生局部高溫現象,時間久了,車漆便會失去光澤.若是在此時打蠟,也容易造成車身色澤不均勻。所以,洗車打蠟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條件下進行,如果無法保證,則最好選在陰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時分進行。

洗車像洗澡─害空調

遇上天氣氣溫升高,灰塵加大,車身容易髒,車主洗車的頻率也開始上升,很多車主在洗車時也希望像給自己洗澡一樣弄得徹徹底底。但這裏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車空調外表的乾爽,如果汽車空調不小心被弄濕,會影響到汽車空調的壽命。

圓圈方式打蠟─效果差

很多人給車身打蠟都習慣地以圓圈方式進行,這是不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打蠟方式是以直線方式,橫豎線交替進行,再按雨水流動的方向上最後一道,這樣才能達到減少車漆表面產生同心圓狀光環的效果。

機油太多─出故障

當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不足時,軸承與軸頸等摩擦會因機油的量少而潤滑不良,加劇磨損程度,甚至引發燒瓦軸事故。但是,如果機油太多,發動機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杆大端會產生劇烈的攪動,不僅增加了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而且還會使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產生燒排機油故障.因此,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應控制在機油尺的上、下刻線之間為好。

螺栓過緊─永久變形

汽車上用螺栓、螺母聯接的緊固件很多,應保證其有足夠的預緊力,但也不能擰得過緊.若擰得過緊,一方面將使連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另一方面將使螺栓產生拉伸永久變形, 預緊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斷現象.

風扇皮帶太緊─軸承負荷大

有的司機認為提高風扇皮帶的緊度,可以提高發動機冷卻效果,因此便一個勁地提高風扇皮帶的緊度,造成風扇皮帶過緊,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風扇皮帶應該保持鬆緊適當,因為過緊會使軸承負荷過大,磨損加劇,功率消耗增加,同時也會使水泵軸彎曲,皮帶拉長變形,壽命縮短。

進口輪胎─不適用

有些人買輪胎特別喜歡強調“進口”,但國外推的新款輪胎對國內的用戶來說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適用。歐洲平整的路面與國內的路況有較大區別,適合歐洲路況的輪胎在國內就難有上佳表現,特別是胎側的耐衝擊力方面顯然有些水土不服,就如同穿義大利名牌皮鞋走石子路一般,胎側起包在所難免。

一些國外品牌的輪胎在國內合資生產後,都根據國內道路狀況在輪胎側面增加了一層簾子布從而大大增加了胎側的抗衝擊力,合資生產的輪胎從性能上講完全能夠替代進口貨。

新蓄電池不充電─縮短壽命

蓄電池的首次充電稱為初次充電,初次充電對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有極大的影響。若不充電,即加“水”直接使用,蓄電池的容量不高,壽命將縮短;若直接充電,也會縮短壽命。通常蓄電池的初次充電是在加注完電解液後,用小電流充電大1小時左右即可安裝使用。

車內設備隨意加─影響行車安全

私人轎車是車主移動的家,追求乘用舒適和豪華無可厚非,但一些車主自己動手在車內加裝各種設備,這種改裝,如果處理不妥當,對汽車性能及操縱的方便和可靠性往往帶來不利影響,易留下後遺證或影響行車安全。

冷卻水溫度太低─磨損發動機

天氣炎熱的時候,有的司機為了防止發動機溫度過高,一味要求冷卻水溫度盡可能的低;有的司機為了達到降溫的目的,乾脆把節溫器拆去,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汽車發動機既怕熱又怕冷,如果冷卻水溫度過低,會使燃油燃燒惡化,油耗增加,加劇磨損,機油黏度增加,發動機功率降低。試驗表明,汽車行駛時冷卻水溫度為40-50攝氏度時,發動機磨損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發動機冷卻水的溫度並非越低越好,一般應控制在80-90攝氏度之間。

水箱“開鍋”速加水─氣缸開裂

有的司機一看見水箱出現“開鍋”現象,就擔心發動機溫度再升高,立即熄火加水。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它極可能造成氣缸蓋因為突然受冷而出現開裂現象。如果碰見水箱“開鍋”,一般正確的方法是:立即停車,讓發動機保持速度。待冷卻水溫度降低後,再將發動機熄火。此時如果冷卻水數量不足時,應緩緩添加,以防氣缸蓋因驟然受冷而出現開裂。

長期不用車或短途用車─機件受損

有的人雖然成為了有車族,但平時“不捨得”開車,只有放假時才開車出去玩,其實這樣的用車方式是很傷車的。發動機與變速箱等傳動機件表面會因常處於與空氣直接接觸的狀態而生銹,電瓶也會因為長期的自然放電影響到使用壽命。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幾天就跑一次車,跑個三四十分鐘。另外,總是短途用車也會傷車,車隨時在動但都開不遠,是傷車的重要原因。

引用:http://www.tcac.org.tw/news/104.asp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汽車的預防性保養維護,是指修理一些潛在的、可能成為真正頭疼問題的問題,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周末下午,在自家后院里,利用充分的空閑時間來檢查、修理這種問題,遠比在陰冷的雨天里、趕著上班的路上,因為拋錨的汽車而停在高速路中間頭大要好得多。

這里提到的很多保養內容可以自己動手。如果不擅長,可以在下次換油的時候多說一句話,讓技師幫你看一下。

 

 

  1. 更換燃油濾清器(Fuel Filter)
    燃油濾清器很容易被忽略。不要和機油濾清器混為一談,燃油濾清器工作在油路上。如果你發現汽車馬力不足,燃油濾清器阻塞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燃油濾清器建議更換頻率為:每20,000公里 或 每年 或 以用戶手冊為准)
  2. 檢查、更換暖氣軟管(Heater Hoses)
    暖氣軟管的泄漏是導致冷卻劑(Coolant)泄漏的常見原因之一。因為橡膠材料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老化,變硬變脆,導致破裂。而往往在你最糟糕的時候出問題。與其如此,不如定期檢查更換。
    (暖氣軟管建議檢查頻率為:每5,000公里 或 每3個月 或 以用戶手冊為准)
  3. 更換擋風玻璃雨刷
    雨雪天安全駕駛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良好的視野,而好的雨刷是這一保証的前提。很遺憾的是,好像等到屋漏了才知道檢修屋頂一樣,很多人將其視而不見,只是等到雨天開車看不清的時候才意識到,車上的雨刷已經為自己工作兩年多了。
    (雨刷建議更換頻率為:每20,000公里 或 每年,最好在冬季來臨之前更換)
  4. 更換正時皮帶(Timing Belt)
    正時皮帶的作用在于聯系引擎凸輪與曲軸,使汽門按照一定時間順序開啟、閉合,避免與引擎活塞碰觸。橡膠正時皮帶在使用一定時間里程後會老化斷裂,導致引擎汽門彎曲損毀。車子拋錨不說,且可能必須花費大筆金額維修引擎。所以,定期檢查更換要比等到出問題好得多。
    (正時皮帶建議更換頻率為:每100,000公里。)
  5. 更換火花塞(Spark Plugs)
    火花塞的作用是把點火線圈產生的高壓電(1萬伏特以上)引入發動機氣缸,在火花塞電極的間隙之間產生火花點燃混合氣。這是引擎上極為重要的部件之一。老化之后,會導致點火失敗、引擎無力等現象。
    (普通火花塞的建議更換頻率為:每50,000公里 或 以用戶手冊為准)
  6. 補漆(Paint Chips)
    只要你站在車前仔細檢查一下引擎蓋,很容易發現噴漆上有或多或少的小的損傷(Paint Chips)。不要不在乎,這可能在將來花掉你成百、上千的費用來修理。
    在出廠之前,車身的板金都經過適當的處理,再加上噴漆保護,真正的金屬并沒有暴露出來。但一個小小的石子,可以輕易地打掉這層保護,將板金暴露在水、路鹽或酸雨等惡劣條件之下。這和在板金上留了個大洞沒有太大的區別。
  7. 為冬季來臨作准備
    冬季來臨之前提前做好准備,可以保証汽車能在最寒冷的條件下正常工作。除了日常維護項目以外,建議每兩年更換一次冷卻劑(Coolant),特別注意檢查暖氣和散熱器的軟管。

 

 

引用:http://www.bccarnet.com/Big5/autoqna.asp?go=topic&QAID=77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動變速箱簡稱AT(Automatic Transmission),裝有液壓自動變速箱的汽車稱為自動擋汽車。一般通用的AT汽車的擋位是P-R-N-D-S(2)-L(1):

Parking-泊車擋 泊車或起動發動機時選用,在此擋位上,機械鎖止機構將變速箱輸出軸鎖住,汽車驅動輪不能轉動。

Reverse-倒車擋 倒車時選用,此時液壓控制裝置接通倒擋傳動的油路,汽車只能倒行。

使用中要切記,自動擋汽車不像手動擋汽車那樣能夠使用半聯動,故在倒車時要特別注意加速踏板的控制。

Neutral-空擋 起動發動機時選用,此時變速箱不能輸出動力。

在等待信號或堵車時常常將選擋杆保持在D擋,同時踩下制動(剎車Brake)。若時間相對比較短,可以這樣做。但停車時間長時最好換入N擋,并拉緊手剎(Parking Brake)。因為當自動變速箱處在行駛位D擋上時,AT汽車一般都有微弱的行駛趨勢,長時間踩住制動等于強行制止這種趨勢,使得變速箱油溫升高,油液容易變質。尤其在空調器工作、發動機怠速較高的情況下更為不利。

AT車嚴禁N擋滑車。有些車主為了節油,在高速行駛或下坡時將選擋杆扳到N位滑行,這很容易燒壞變速器,因為這時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很高,而發動機卻在怠速運轉,油泵供油不足,潤滑狀況惡化,易燒壞變速器。

 

Driving-行駛擋 汽車行駛時選用的擋位。在D擋上,液壓控制裝置可根據車速和節氣門(油門)開度信號,在1~4擋(或3擋)之間自動換擋。

D擋是最常用的擋位。需要掌握的是:由于自動變速器是根據油門大小與車速高低來確定擋位的,所以加速踏板操作方法不同,換擋時的車速也不相同。如果起步時迅速將加速踏板踩下,升擋晚,加速能力強,到一定車速后,再將加速踏板很快松開,汽車就能立即升擋,這樣發動機噪聲小,舒適性好。

D擋的另一個特點是強制低擋,便于高速時超車。在D擋行駛中迅速將加速踏板踩到底,接通強制低擋開關就能自動減擋,汽車很快加速,超車之后松開加速踏板又可自動升擋。

S(2)-2速擋,采用輕發動機制動或需瞬間加速時選用。此時液壓控制裝置只能接通1、2擋的油路(變速箱只能在1、2擋升降)。

L(1)-低速擋,環路、上陡坡或下坡制動時選用。此時液壓控制裝置只能接通1擋的油路(變速成器只能在1擋工作,不能升降擋位)。

行車時選擋的位置

AT汽車在行駛時,如果是把選擋位置按L-S-D的順序進行變換,可以不受任何車速條件的限制,即不管車速高還是低都可以按此順序換擋﹔而如果是按D-S-L的順序換擋,則就必須要在實際車速不高於相應的升擋車速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如D擋位降擋時的車速一般約在80Km/H左右,超過100Km/H能降擋的不多,若在超過規定降擋車速的情況下強制降擋,則會造成發動機轉速降低,而變速箱側的轉速仍保持高速。這種轉速差會使自動變速箱用油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ATF) 迅速升溫,甚至會損壞變速器。因而在使用中要特別加以注意。

AT汽車在下坡特別是下長坡時換入S擋或L擋能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比單純使用D擋和制動要好。因為汽車在下坡時,車速會由於汽車的自重而增加,如果選擋在D擋位,就要頻繁地使用制動,從而易造成車輪制動器過熱或使制動失效,這在汽車下坡時是極其危險的。而選擋若在低擋位,就可充分利用發動機來進行聯合制動(畏助制動),從而減小車輪制動器的磨損,而且自動變速箱在低擋位時不會隨著車速的加快而升擋,這就保証了最強的發動機制動。

在雨霧天氣時,若路面附著條件差,可以換入S擋或L擋,固定在某一低擋行駛,不要使用能自動換擋的位置,以免汽車打滑。同時必須牢記,打滑時可將選擋杆推入N位,切斷發動機的動力,以保証行車安全。

 

 

引用:http://www.bccarnet.com/Big5/autoqna.asp?go=topic&QAID=58

文章標籤

大統駕訓班女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