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ing-泊車擋 泊車或起動發動機時選用,在此擋位上,機械鎖止機構將變速箱輸出軸鎖住,汽車驅動輪不能轉動。 Reverse-倒車擋 倒車時選用,此時液壓控制裝置接通倒擋傳動的油路,汽車只能倒行。
自動變速箱簡稱AT(Automatic Transmission),裝有液壓自動變速箱的汽車稱為自動擋汽車。一般通用的AT汽車的擋位是P-R-N-D-S(2)-L(1):
使用中要切記,自動擋汽車不像手動擋汽車那樣能夠使用半聯動,故在倒車時要特別注意加速踏板的控制。
Neutral-空擋 起動發動機時選用,此時變速箱不能輸出動力。
在等待信號或堵車時常常將選擋杆保持在D擋,同時踩下制動(剎車Brake)。若時間相對比較短,可以這樣做。但停車時間長時最好換入N擋,并拉緊手剎(Parking Brake)。因為當自動變速箱處在行駛位D擋上時,AT汽車一般都有微弱的行駛趨勢,長時間踩住制動等于強行制止這種趨勢,使得變速箱油溫升高,油液容易變質。尤其在空調器工作、發動機怠速較高的情況下更為不利。
AT車嚴禁N擋滑車。有些車主為了節油,在高速行駛或下坡時將選擋杆扳到N位滑行,這很容易燒壞變速器,因為這時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很高,而發動機卻在怠速運轉,油泵供油不足,潤滑狀況惡化,易燒壞變速器。
Driving-行駛擋 汽車行駛時選用的擋位。在D擋上,液壓控制裝置可根據車速和節氣門(油門)開度信號,在1~4擋(或3擋)之間自動換擋。
D擋是最常用的擋位。需要掌握的是:由于自動變速器是根據油門大小與車速高低來確定擋位的,所以加速踏板操作方法不同,換擋時的車速也不相同。如果起步時迅速將加速踏板踩下,升擋晚,加速能力強,到一定車速后,再將加速踏板很快松開,汽車就能立即升擋,這樣發動機噪聲小,舒適性好。
D擋的另一個特點是強制低擋,便于高速時超車。在D擋行駛中迅速將加速踏板踩到底,接通強制低擋開關就能自動減擋,汽車很快加速,超車之后松開加速踏板又可自動升擋。
S(2)-2速擋,采用輕發動機制動或需瞬間加速時選用。此時液壓控制裝置只能接通1、2擋的油路(變速箱只能在1、2擋升降)。
L(1)-低速擋,環路、上陡坡或下坡制動時選用。此時液壓控制裝置只能接通1擋的油路(變速成器只能在1擋工作,不能升降擋位)。
行車時選擋的位置
AT汽車在行駛時,如果是把選擋位置按L-S-D的順序進行變換,可以不受任何車速條件的限制,即不管車速高還是低都可以按此順序換擋﹔而如果是按D-S-L的順序換擋,則就必須要在實際車速不高於相應的升擋車速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如D擋位降擋時的車速一般約在80Km/H左右,超過100Km/H能降擋的不多,若在超過規定降擋車速的情況下強制降擋,則會造成發動機轉速降低,而變速箱側的轉速仍保持高速。這種轉速差會使自動變速箱用油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ATF) 迅速升溫,甚至會損壞變速器。因而在使用中要特別加以注意。
AT汽車在下坡特別是下長坡時換入S擋或L擋能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比單純使用D擋和制動要好。因為汽車在下坡時,車速會由於汽車的自重而增加,如果選擋在D擋位,就要頻繁地使用制動,從而易造成車輪制動器過熱或使制動失效,這在汽車下坡時是極其危險的。而選擋若在低擋位,就可充分利用發動機來進行聯合制動(畏助制動),從而減小車輪制動器的磨損,而且自動變速箱在低擋位時不會隨著車速的加快而升擋,這就保証了最強的發動機制動。
在雨霧天氣時,若路面附著條件差,可以換入S擋或L擋,固定在某一低擋行駛,不要使用能自動換擋的位置,以免汽車打滑。同時必須牢記,打滑時可將選擋杆推入N位,切斷發動機的動力,以保証行車安全。
引用:http://www.bccarnet.com/Big5/autoqna.asp?go=topic&QAID=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