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路透社 – 2012年12月14日 下午6:49
(路透紐約14日電)美國研究發現,曾遭遇心搏停止的存活者,有1/4出現焦慮、創傷後症候群和憂鬱等長期精神問題。
研究人員在「急救」(Resuscitation)期刊寫道,復原中病患承受到的這類額外壓力,臨床上診斷不足,同時少有標準方法能判斷出風險族群為何。
研究報告主要執筆人、維吉尼亞聯邦大學(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員夏夫(Kathryn Wilder Schaaf)表示:「遭遇心搏停止後,焦慮、憂鬱與創傷後症候群是主要問題。」
夏夫說:「我們有辦法展開治療,但重點是要診斷出此一症狀。」
專家表示,這類生還者的諸多長期照護問題,現仍不得而知,主因是美國每年歷經心搏停止的38萬2800名病患中,僅10%活下來,而以往更低。
心搏停止是指心臟突然且完全停止跳動,與「心臟病發」並不相同。一旦出現心搏停跳,必須儘快讓心臟恢復跳動,否則就會造成腦部受損甚至喪命。
夏夫與同僚檢討1993至2011年間發表的11項研究後發現,約有15%至50%、甚至更多這類病人,受精神問題所苦。這些研究探討在醫院外出現心搏停止但保住一命的病患,遭遇到何種精神問題。中央社(翻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