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大作戰 Part 2
誠如前文"省油大作戰 Part 1"所述,在原有的機件情況下,創造省油的條件實屬緣木求魚,唯有時時將引擎保持在最佳狀況才切實際。
![]() |
![]() |
話雖如此,我們常被一些省油產品所吸引,這些常見的省油器,省油棒,省油蓋,省油粒等等花樣百出。其說詞也頗具創意,如德國尖端科技,美國NASA使用機密科技,分子重新排列,遠近紅紫外線等難以聽懂的說法。甚至還有提出認證的,這些無奇不有的省油產品多有幾項共同特色:
1.理論天馬行空、似是而非
2.單價低,約NT5000上下
3.可以簡單DIY方式,5-10分鐘內裝置完畢
4.強調不會碰觸到原車機電、燃油...等重要機件
5.號稱15%-30%的馬力、扭力提升
6.省油15%-30%
省油能力一直是市售量產車的主要訴求重點項之一,即使非高油價時期,還是沒有人喜歡耗油的車,更何況在省油至上的今天,任何車廠只要能生產出省油性能明顯優於他牌車輛的產品,那絕對是暢銷狂賣。市場上我們可由許多公開的實際測試數據中發現,基本條件相同的車輛(如燃油/車重/排氣量相同),其省油性能其實差異有限,唯有如TOYOTA / Volkswagen 的缸內直噴、HONDA的Lean Burn稀薄燃燒...等,強調省油效能的技術才真的達到某種程度的省油效果。
![]() |
但必須注意的是,這些技術的開發動輒花費車廠數以美金千萬計的經費,而且多年的長時間研究實驗才能開發出來,而其省油的程度常常也僅僅達到百分之個位數左右,部分技術還需要在理想的環境條件下才能達成。所以今天若是這些低價又有神效的產品,真有如其宣稱的實際效果,那麼這些汽車製造廠豈不是太冤枉了,花大錢卻得不到效果;或者說這些偉大的技術發明應該直接銷售給車廠?相信各車廠一定會搶著買這些絕對會是車輛銷售的絕佳保證。 如此看來我們應該可以大膽的判斷,這些省油裝置是否有效?
其實龐德也發明了一種保證有效的省油器, 而且只要不到5塊錢 ,那就是在油門踏板下鎖上一支螺絲用以檔住踏板行程, 螺絲越長踏板行程越淺省得越多。 這可以說是玩笑,但不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嗎?